小小耳穴学问大常见的三个艾灸耳穴法

看耳识健康,你相信吗?中医很早就认为人体的内脏健康状况,通过对耳的观察,就可以推测机体的健康状况。中医说肾为先天之本,肾开窍于耳,因此,我们通过看耳的外形,就能大致知道人的先天肾气到底是足不足。

★耳与五脏的关系

从中医上讲,人体五脏为:心、肝、脾、肺、肾;人体六腑为: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中医常说,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唇),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

中医认为耳尖(耳朵最上端)代表心,耳廓代表脾,耳皮肉代表肺,耳背代表肝,耳垂代表肾。

耳与肾脏的关系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开窍于耳。通过看耳的外形,就能大致知道人的先天肾气到底是足不足。

耳朵下通肾气,若耳珠厚实,表示肾气强,身体健康;相反,若耳珠软而薄,则肾气弱,多精神恍惚,意志薄弱,也易患上神经衰弱。

从耳朵的外部形状方面来说,耳朵较大,肉多骨少,耳垂饱满,耳朵柔软,这就表示此人的先天营养状况不错,先天肾气足;相反,假若一个人的耳朵偏小,肉少骨多,耳垂薄薄的,耳朵僵硬,代表这人在母体里没有获得充足的营养,体质就是属于先天不足。

再如,从耳朵的的颜色、光泽方面来说,我们可以从耳部整体而言,正常人的耳红润而有光泽,这是先天肾精充足的表现;如果耳朵干枯没有光泽,反应机体肾精不足。

★诊断耳朵的方法

1、耳朵定位诊断

从就耳的定位诊断来说,我们观察不难发现,人体各部位在耳朵上的分布,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

耳垂相当于面部,当因“上火”而致牙齿、牙龈肿痛时,或脸上长小疙瘩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或者在耳垂上点刺放血,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经常按捏耳垂,还有美容养颜的作用。

正对耳孔开口处凹陷,叫耳甲腔,这个地方相当于胸腔内脏器官。经常刺激这个部位,对血液和循环系统有保健作用。可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对捏即可。

耳甲腔的上方凹陷叫耳甲艇,相当于人的腹腔,按摩此处有助于消化,并有强肾健脾之功。耳廓的外周耳轮相当于躯干四肢,颈肩腰腿痛等躯体疼痛患者宜多按压耳轮。

2、耳朵形态诊断

通过对耳朵颜色、光泽、形态变化的观察,可以推测机体的健康状况。

颜色、光泽,就是针对耳部整体而言,正常人的耳红润而有光泽,这是先天肾精充足的表现;如果耳朵干枯没有光泽,反应机体肾精不足。

耳朵色淡白,多见于风寒感冒;还见于素体阳气不足的人,这类人多怕冷恶风,手脚冰凉。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常见于肝胆火旺或湿热。

耳廓干枯焦黑,多发于传染病后期或糖尿病,因为在这个阶段,机体阴液已经严重耗伤。在耳朵的某些局部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暗红、暗灰等,多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耳朵厚大的人,肾气充足;耳朵薄而小的人,多为肾气亏虚。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而且没有光泽的人,多提示有慢性器质性疾病,如肝硬化、肿瘤等。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扩张,可见到圆圈状、条段样等改变的,常见于有心肺功能异常的人,如冠心病、哮喘等。

此外,若耳内流脓,伴有耳部红肿热痛,听力下降的,是中耳炎的表现,中医认为,这是风热上扰或肝胆湿热。

★耳朵与疾病的关系

肾精不足:耳鸣(蝉鸣和嗡嗡响)。蝉鸣就是像知了叫一样,这是大虚之证,主要是因为肾精不足;轰轰响就像耳朵里成天火车隆隆开过,这是实证,主要是三焦不通,是内部火太重造成的。

冠心病:耳垂皱,耳褶

高血脂与脂肪肝:耳朵红厚,耳垂上翘

脑血栓:耳鸣(突然间),伴有剧烈疼痛

外耳道毒菌:耳内瘙痒

动脉粥样硬化:耳内湿性过大

糖尿病:耳垢增多;耳廓干枯焦黑

★艾灸耳穴14分钟,等于做一次全身中医推拿

《灵枢·五阅五使》说:“耳者,肾之官也。”

《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肾为藏精之脏,肾精充沛,则髓海有余,耳窍濡养有给,表现为听力聪慧;耳与脏腑的生理病理联系中,以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脾主升清以充养耳、肝胆之气影响耳的理论最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所以常搓双耳可以起到全身按摩的效果。艾灸的效果比搓耳朵效果更好。

艾灸双耳治疗能温经散寒、温养五脏、运行气血,尤其适宜虚寒证和痹痛证,长期施灸可延缓衰老,但不适合耳部有炎症或损伤者,如张景岳曾说:“火衰者十居七八,火盛者只有之耳”。

人的耳廓是独立而重要的生物全息场,集中了耳穴约二百个。以艾灸双耳不仅可以治疗阳痿还可以进行保健养生及治病,简便实用,易于操作,比较艾灸大椎、神阙、气海、关元、肾俞、足三里等传统保健穴位来说,尽管不能取而代之,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且能“一石数鸟”,事半功倍。

★三个常见的耳穴有奇效

神门

定位: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

应用:失眠,多梦,心烦,疲惫;头痛、面痛、齿痛;荨麻疹,湿疹,瘙痒;戒断综合征。

内分泌

定位: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

应用: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肥胖;黄褐斑,痤疮。

耳尖

定位: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

应用:头面五官科各种急性炎症,如麦粒肿,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面神经炎,荨麻疹,湿疹,痤疮,皮肤瘙痒等。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懈技术

吕晓峰大夫根据20年针灸临床经验,以中医经筋(即西医的筋膜、神经)为生理基础,以其病理改变所形成的筋结组织为靶点穴,以传统腧穴为坐标,按循证医学为标准,融合针刀医学理念,用传统与现代针刺手法得气为治疗手段所创立一种3秒见效,专治经筋、筋膜病变导致急慢性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病、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及脊柱源性内科病立竿见影的针刺手法。

穴位特点

筋膜组织的“筋结”(阿是穴+靶点穴+阳性点+敏感点+板激点+激应点+压痛点+条索+结节+紧张点等统称)是筋膜增生的病理产物,故统称为“筋结点”。

它与传统的穴位不一样,是发展了传统的阿是穴的同时结合现代西医激痛点疗法而形成的新理论;它是古代与现代、中医与西医、经筋与筋膜、针灸与手术、按摩与骨伤等有机结合起来的产物;是发现了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症状与体征,康复转归预后等规律性的总结。

一个穴位就代表了一个整个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机病理、症状、体征、诊断、治疗、康复、转归、预后等全过程。

治疗原则

紧的变松,短的变长,厚的变薄,硬的变软,松则不痛,经筋柔韧,通则不痛

软结、松结、溶结、消结

松:松软、松散、松绑、松弛

解:解索、解套、解开、解结、解放

使有形穴变无形穴,敏感点消失

偏瘫穴、升提穴、腰痛穴讲解

专家介绍

吕晓峰:中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推针灸专题授课专家,执业医师,亚健康针灸师,平衡针灸医师,擅长浅筋膜平衡调理,筋结点疗法,对多种针灸针法有一定的研究,对各类慢性病具有较好的效果,针到痛消,独创浅筋膜针刺疗法,在临床应用中效果卓著,对于长期的脑血管疾病后遗症以及功能性障碍疾病有特效,目前开办的面部微雕针刺技术更是收到广大美容从业者的一致好评。

课后反馈

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对吕晓峰老师的浅筋膜针刺疗法给予一致好评,经过治疗后,患者反馈良好。

平衡针法——腰痛穴针法演示

肩周炎6个治疗点的实际讲解授课内容

1、三快针法、刃针结合西医神经学说、组织损伤学、经络学说治疗治疗脑血管后遗症。本治疗超过3个月以及半年以上的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效果尤其显著。

2、扶阳五针治疗男女科疾病以及四肢冰凉,尤其是对男性科疾病尤佳。

3、乳腺增生4步治疗法、股骨头坏死7步治疗法、肩周炎的6步治疗法、特效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

4、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除外)7步治疗法。

5、颈椎综合症或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以及相关症状的治疗、环枢椎椎间隙变小;头昏、头痛、头晕、咽部不适、后背酸胀;颈痛,肩胛带酸胀,肩关节活动障碍;颈痛、肩胛带酸胀、上臂在肘关节下方10厘米以上部位酸痛;颈、肩、上肢酸痛伴拇指、食指、中指发麻;颈、肩、上肢酸痛,伴尺侧三个指头发麻、腕管综合征、肱骨外上髁处炎。

6、腰部疾病:椎间盘突出症腰三横突综合征腰大肌损伤腰骶部劳损。

7、下肢肿胀、梨状肌损伤综合症症状。

8、踝关节疼痛:内侧疼痛、外侧疼痛。

9、穴位的取穴、定位、针感以及针法实操演示。包括对升提穴、腰痛穴、偏瘫穴、鼻炎穴、牙痛穴、明目穴、颈痛穴、感冒穴、咽痛穴、指麻穴、胸痛穴、痔疮穴、膝痛穴、臀痛穴、踝痛穴、降糖穴、肺病穴、头痛穴、腕痛穴、降压穴、肾病穴、肩痛穴、腹痛穴、肘痛穴、癫痫穴、过敏穴、痛经穴、面瘫穴、神衰穴、痤疮穴、乳腺穴、肩背穴的取穴定位的演示。

开班培训信息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技术

临床应用研修班

将于北京开课

研修费:

本期特价:

11月10日-14日(10号全天报道)

咨询报名

陈老师

张老师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最好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yefu.net/wyhp/10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