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科普讲堂1宠物犬常见皮肤病及防治

教授科普讲堂系列今天正式与各位见面了!正如在香缘带来香遇一文中所述,黑狗村有幸遇到一位XX农业大学的兽医临床学教授,睿智而低调的教授同意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为我们一个小小的宠物芳疗俱乐部进行科普讲座。常见宠物犬皮肤病被选为第一讲。

以下是根据讲座音频整理的简要文字版,欢迎感兴趣的朋友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养狗朋友。

病从口入,狗的皮肤问题也不例外。多数宠物狗的皮肤问题与不当饲养密切相关。预防宠物狗的皮肤病,首先要了解狗皮肤的主要功能,如果没有这些常识,在日常的饲喂管理当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狗的皮肤功能中,屏障功能、调节功能和免疫功能是三大主要功能。第一,皮肤是非常重要的防御屏障。洗澡方式和频率直接影响狗皮肤的屏障功能。狗的祖先生活在自然之中,它们根本不洗澡。现代家养宠物犬也不能过度洗澡。狗是皮毛动物,如果在洗澡过程中不当使用洗涤用品和工具,会刺激狗的皮肤,甚至导致皮肤的屏障功能被破坏。狗皮肤的屏障作用被破坏后,各种皮肤问题就接踵而来。因此,不建议使用尖硬的金属刷和中性、偏碱性洗浴用品给狗洗澡,也不建议过于频繁给狗洗澡(洗澡间隔不要低于2-3周)。第二,狗皮肤调节功能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散热。虽然狗皮肤没有汗腺,但仍然有重要的散热功能。炎热夏天狗张着嘴吐着舌头不停的喘,是利用舌头在散热。如果狗所处的环境温度过高,舌头的散热功能就不能满足需要,就需要通过皮肤散热。狗皮肤是通过热交换,把积累在身体里的热散发出去,从而实现热平衡,否则狗就会出现中暑。因此,对于长毛和厚毛狗,建议在炎热的夏天,像理发那样把毛剃短(黑狗村注:剃短不等于剃光!),以增强皮肤的散热功能。因此,狗一旦出现中暑迹象,第一时间要为狗身体物理降温,就是为了尽快通过皮肤把积累在身体里的热散发出去。第三,狗皮肤是一个免疫系统,有免疫功能。免疫系统能识别自我和非自我的东西;有特异性结合,有针对性地抗原抗体的结合,还有免疫记忆功能。不当饲喂会导致狗皮肤免疫旺盛,就出现通常所说的过敏反应。在临床上,宠物狗过敏性皮肤病非常觉见。在知道了狗皮肤的主要功能后,我们来总结归纳一下常见的皮肤病。虽然狗的皮肤病有上百种多,但其中多数在临床上并不常见。按照临床表现,根据病因,可以把最常见的宠物狗皮肤病为三大类,即过敏性皮肤病、脂溢性皮肤病和脓皮症,其中脓皮症不是一个具体病,而是其它原因导致的续发性皮肤病,可以是细菌或病毒感染,也可以是寄生虫感染。在上述三大类皮肤病中,过敏性皮肤病和脓皮症最为常见。过敏性皮肤问题主要源自对食物的过敏。关于过敏性皮肤病,这里需要指出一个概念,就是过敏阈值。当狗接触过敏食物一定时间后(几个月甚至几年),才会抵达过敏阈值,出现过敏反应。在此之前,即使对某种食物过敏,也不会出现过敏症状,因为还没有达到阈值。临床上对羊肉过敏的狗比较多,但养狗人往往有“我家狗以前经常吃羊肉,从来没有过敏,现在怎么就过敏了”一类的疑问,其实这就是对过敏阈值概念不了解的结果。照片来自智者圈子爱犬集结号:一只脓皮症反复发作的小狗临床上,宠物狗出现皮肤问题的共有症状是:痒。无论是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或者是免疫介导性、内分泌性或代谢性皮肤病,它们最大的共同特点是痒。因为痒,狗就会挠、蹭、甚至啃咬自己的皮肤,皮肤的屏障功能因此被破坏。屏障功能被破坏后,就容易感染环境中的细菌或病毒。如果挠、蹭、咬导致皮肤破溃和结痂,就发展为继发性脓皮症。因此,日常生活中,判断狗是否有皮肤病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狗皮肤有没有出现难忍的痒。

在知道了皮肤病最大的特点是痒之后,如何防治就非常明确,即:止痒。

通过止痒,狗感觉舒服了,就不再挠、蹭、啃咬自己的皮肤,皮肤的屏障功能就可以慢慢恢复,皮肤病就治好了一大半。皮肤病及其治疗原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止痒、抗菌是狗皮肤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在日常饲养中,从源头上控制,才是预防皮肤病的关键。在临床上,经常见到一些养犬人说自家狗的皮肤病反复发作,用药后好转,停药后又反复,有人甚至因此怀疑医生的治疗方法,其实这是典型的重治疗、轻预防的表现。如果从源头上控制了导致狗皮肤病的诱因,狗就不会有皮肤病,那就不需要药物治疗。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也叫类固醇抗炎药,还有非类固醇抗炎药,都是针对没有感染情况下的炎症。地塞米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在治疗皮肤问题时比较常用。为什么要用地塞米松?因为止痒效果好,见效快,使用后能迅速止痒和消炎。抗生(菌)素:在有细菌感染的情况下,需要使用抗生素。针对脓皮症,临床上都会使用抗生素。医院会给患犬配一种药浴的液体,里面含有针对厌氧菌的甲硝唑、有止痒的地塞米松和(或)利多卡因,还有分别针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抗生素。这类洗液的效果肯定明显,因为它把可能导致脓皮症的所有菌都覆盖了。但不当或长期使用这类药物,会导致耐药性和其它不良后果,比如肠道菌群紊乱等。目前在抗生素使用中,存在一种不可取的方法,就是极限使用抗生素。养犬人爱犬心切,要求用最好的药,结果就使用了最新的抗生素。其实,最普通的老一线抗生素,如土霉素和青霉素等,都是非常好的药,但现在很少使用了。为什么很少用了?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使用抗生素有一个优先序,越老越低级别的抗生素越应当优先使用,也就是说先使用一线抗生素,然后再使用二线抗生素。使用抗生素要了解抗生素的特性,抗生素可分为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比如,青霉素是剂量依赖性,这类药需要在一定时间内使用达到一定剂量,比如每天用2-3次的,或6-8个小时使用一次。头孢菌素是时间依赖性,必须连续使用5天到7天,甚至7天到10天才可有良好效果。因此,如果决定使用抗生素,就需要遵医嘱,用够剂量,用够疗程。不能只用了两三天,因为出现好转迹象就提前停药,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会导致耐药性出现。在出现耐药性和超级细菌的情况,有人开始研究芳香疗法。芳疗是一种古老的方法,同时也是目前比较前卫的方法,国外有不少研究。在动物芳疗方面,有一本专著是关于马的芳香疗法,研究得比较深入。针对宠物狗的皮肤问题,上面提到止痒和抗菌是治疗途径。基于植物精油和纯露的芳香疗法,在止痒和抗菌方面都有不错的效果,你们是芳疗爱好者,可以摸索和尝试。首先,在决定使用芳香疗法时,一定要选择正确的精油。精油中有针对化妆品和洗涤用品的原料精油,这些不能用于芳疗。芳疗级别的精油意味着纯正、安全和有效。其次,要根据狗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精油。止痒效果明显的精油有熏衣草、罗马洋甘菊、蓝艾菊等,当然乳香和没药对皮肤病也非常有效。抗菌的精油也有很多种,含醇类的抗菌精油比较温和,比如茶树、天竺葵、玫瑰等,源自这些植物的精油和纯露对皮肤问题非常有帮助。含有酫类的精油比较刺激,但抗菌效果比醇类精油强大,比如牛至、丁香和百里香等。第三,一定要稀释所选精油,不稀释的纯精油容易灼伤皮肤。不同品种和不同使用方法的精油,需要不同的稀释比例。以抗菌作用明显的茶树精油为例,如果是涂抹,根据我们们做过的白鼠试验,50%浓度时的抗菌效果最明显。问:金毛犬双耳中耳炎交替反复发作,如何防治?照片来自宠物芳疗俱乐部的L妈妈答:中耳炎是中耳道、外耳道、耳道发炎,与犬种有关系,垂耳犬容易有。这类犬的耳朵是典型的厌氧环境,是厌氧菌感染滋生的天堂,另外马拉色菌也比较常见,还会有其它菌或耳螨。从治疗的角度,就是用正确的方法滴药。正确的方法是,把耳油滴进去后,要捏住耳朵晃一晃,让油在里面充分铺开,否则治疗效果不佳。从预防的角度,就是清理耳道,让耳道通风。养狗人可以经常把狗耳朵翻起来,看和闻。如果已经出现臭味,马上进行耳道清洁,以改变耳道里的厌氧环境。改变厌氧环境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使用甲硝唑!厌氧是因为缺氧,使用甲硝唑后,耳道里就有了氧,厌氧环境被破坏了,厌氧菌自然就无法生长了,狗的耳朵问题就解决了。问:比格犬反复发作趾间炎,如何治疗?答:在临床上很常见这种情况,也叫甲沟炎。很多人认为是因为狗总舔那个部位,舔到红肿发炎。其实不完全是这个原因导致的。照片来自宠物芳疗俱乐部的M妈妈对于有这类问题的狗,建议把这个部位的毛全部剃掉,保持这个部位干爽。如果狗总是舔,建议使用伊丽莎白头圈。如果不保持干爽和阻止狗舔,狗爪的这个部位也是很容易形成厌氧环境,导致厌氧菌感染。对于已经形成感染的部位,需要开放治疗,就是让那个部位的厌氧环境变成有氧环境。具体做法是:先剃毛,然后把狗趾分开,把红肿且已经化脓的部位划开一个口,把里面的脓挤干净,然后使用甲硝唑或其它抗菌药物。这样处理的关键点是,要开一个比较大的口,划开或者剪开,不能用针扎,因为针扎的针眼太小,很容易重新闭合和感染,导致反复发作。问:一只熊犬从国内去到德国,2个月后开始出现频繁腹泻,直至便血。换了数个兽医,基本都认为是食物不耐,但具体什么食物当时不清楚。多次便检才查出有产气荚膜梭菌,认为是造成便血的原因。用了抗生素和激素,止住了急性的腹泻,改用鱼肉和玉米为主的食物后,基本解决了频繁腹泻的问题。但还有过反复,便检确认仍然有这种细菌,用过甲硝唑两周,目前情况稳定。产气荚膜菌与食物不耐受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如何防治?照片来自宠物芳疗俱乐部的T妈妈答:这只狗的情况很可能是异位性皮炎和炎性肠炎(IBD),主要原因是对食物里的一些蛋白质不耐受,建议补充益生菌,尝试使用水解蛋白类食物(如处方粮)。食物过敏主要是对蛋白质过敏,水解蛋白即能补充营养,也能避免过敏。(全文完)黑狗村注1.本文是根据教授讲座转化的文字材料,文中如有不妥或不准确之处,纯属黑狗村在文本转化过程中的误解和疏忽。黑狗村注2.文中提到的宠物芳香疗法,是芳疗爱好者在自家宠物养育中的尝试和探索,未经系统学习者不要简单模仿。Alfabeta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yefu.net/wyss/776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