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3月24日是第23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菌被发现年后,随着耐药病例的增多,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文/记者赵天宇何从编辑/刘昭
摄影/赵天宇(除署名外)新媒体编辑/吕冰心
采访专家:
李 亮(医院常务副院长)
刘宇红(中国病控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主任医师)
魏云芳(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张宗德(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副所长)
更多内容请查阅3月12日《科技生活》周刊(订阅)鲁迅、契诃夫、肖邦、卡夫卡、雪莱……这些才华横溢的作家和艺术家,都因为一种疾病而离开人世,这就是在中世纪被称为“白色瘟疫”的结核病。
有人说,结核病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仅在中国,每年就有将近万人发病,相当于整个银川城区的人口;有人说,结核不是大病,吃药就好了,但越来越多的人却成了耐药病例,也就是怎么吃药都无法消灭结核菌。
▲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宣布发现了结核病的元凶——结核菌,这种千百年来的不治之症终于迈出了被人类攻克的第一步,因此每年3月24日也被确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图片来自网络)
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宣布发现了结核病的元凶——结核菌,这种千百年来的不治之症终于迈出了被人类攻克的第一步,因此年底,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3月24日确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但在年以后,结核病仍是全球头号传染病。虽然近年来全球对抗结核病进展显著,但形势依然严峻。结核病的防控与诊治,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被结核病折磨的名人们
年,法国学者Sylvius解剖了死于所谓“消耗病”或“痨病”人的尸体,发现肺脏及其它器官有颗粒状的病变,根据其形态特征称之为“结核”。自此,结核的名称被延用至今。
不过,结核可不是什么新病,按照历史文献记载,它至少存在了六千多年。
六千多年前的古埃及,科研人员在木乃伊尸体中发现了结核菌。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辛追夫人身上——人们大多 赞 赏
你觉得小编记者不容易,就打个赏吧!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科学加客户端
欢迎朋友圈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