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敏试验,量身定制属于你的治疗药物

对于一个生病的人来说

最头痛的是什么?

怕打针吃药?

怕住院花钱?

怕从头到脚、大大小小的各种检查?

NO,NO,NO

虽然这些会让病人产生一定的担忧

但还有一种更让病人无奈的情况

那就是药到病未除甚至病情更加严重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急诊科医生》中有一集演的是,院内爆发了超级细菌感染,经过隔离及医护人员的多方努力,最终才化解了危机,而感染了超级细菌,那就意味着很多抗菌药对患者基本就什么用了。

抗菌药物是在年人类发现对付细菌的超级武器。虽然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应用,使全人类的平均寿命增加了10年,但这也促使抗菌药物成了大多数人眼中的救命药,导致滥用药物的情况愈演愈烈,最终造就了超级细菌的出现。

超级细菌都是抗菌药物滥用惹的祸!

那咋个才能对症下药

保证药到病除呢?

对抗细菌顽疾,这里有办法

近期,医院院眼耳鼻喉科接诊了一位长期被外耳道疾病困扰的患者。耳疾久治不愈,患者始终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稍微管用一点的药膏也是治标不治本,一旦停药耳疾又会复发。几经辗转,医院眼耳鼻喉科,经向医生初步诊断为真菌性外耳道炎症,考虑到患者已治疗很长时间,用药情况复杂,向医生建议患者取外耳道分泌物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

经过检验科微生物培养结果证实,患者确实患的是真菌性外耳道炎症。在药敏试验中,又对此种病菌筛选出了特定的有效抗菌药物并明确了有效抗菌浓度。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向医生为患者制定了一个有效、准确、安全的用药方案。数天后,患者的耳疾逐渐开始好转,终于不再受外耳道疾病困扰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关于“药敏试验”

说得那么厉害

那“药敏试验”究竟是啥呢?

药敏试验简称药物敏感试验(或耐药试验),旨在了解病原微生物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或耐受)程度,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药物的微生物学试验。

一种抗生素如果以很小的剂量便可抑制、杀灭致病菌,则称该种致病菌对该抗生素“敏感”。反之,则称为“不敏感”或“耐药”。

为了解致病菌对哪种抗菌素敏感,以合理用药,减少盲目性,往往应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其大致方法是:从病人的感染部位采取含致病菌的标本,接种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同时将分别沾有一定量各种抗生素的纸片贴在培养基表面(或用不锈钢圈,内放定量抗生素溶液),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结果。

由于致病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在药物纸片周围便出现不同大小的抑制病菌生长而形成的“空圈”,称为抑菌圈。抑菌圈大小与致病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成正比关系。于是可以根据试验结果有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

目前滥用抗生素,致使抗药菌增加;甚至因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杀伤体内正常微生物,失去微生物的相互制约作用,从而使一些少见的或一般情况下的非致病菌大量繁殖,引起所谓“二次感染”的情况屡有发生,给治疗造成人为的困难。因此,提倡使用药物敏感试验,坚持合理用药十分重要。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新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技术不断涌现,使临床检验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临床医学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溯源性等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多方位的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医院院检验科在坚持每天对所有仪器的项目做室内质控与室间质控的基础上,更在年开始便主动参加了省临检中心的室间质控,并连续六年以满分获得了质量控制合格证书,有效的保障了各项化验结果的准确。今后,医院检验将始终坚守“以患者为中心、以服务为根本、以质量为保证、以科学为原则”的思想宗旨,秉承“检验报告快、检验结果准、检验项目全、检验水平高”的工作理念,不断提升科室人员的检验技能,积极促进科室整体业务水平发展迈入新台阶。

◆编辑:牟娟

◆来源: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yefu.net/wyss/91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