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证券报
海外“大金主”增加两家中资“操盘手”。
近日,全球最大的国家主权基金——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披露了年整体情况,其外部管理人最新名单也浮出水面。相较于年,挪威央行新寻找到13家外部“操盘手”,其中出现两家中资机构的身影。
两家中资机构获委托
作为全球最大的国家主权基金,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从年开始涉足中国股票市场,以外部委托的方式将部分中国市场的权益投资交给本土管理人进行。在最近更新的外部管理人名单中,两家中资基金管理人出现在大众视野,分别是第一北京、常春藤资产管理。
从以往名单来看,挪威央行擅长从规模并不惹眼的基金管理人中,寻找到长期合作的本地“操盘手”。如今新增的这两家机构有何来头?
公开信息显示,第一北京成立于年,创始人黄翔曾就职于第一曼哈顿资产管理公司。截至年9月,第一北京管理规模约为18亿美元。
据了解,第一北京在初创阶段主要负责第一曼哈顿公司在大中华区的投资。而第一曼哈顿则是由著名亿万富翁DavidGottesman于年创立的资产管理公司,目前管理规模超过亿美元。DavidGottesman以早期注资巴菲特而被众人熟知,现今仍位列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会。
而另一家新增外部管理人——常春藤资产则于年在上海成立,此后于香港设立管理公司。公司核心团队中,投资总监黄勇、首席策略师程定华、研究总监蒋煜三位合伙人均出身于光大证券。中国基金业协会网站显示,常春藤资产目前内地管理规模在50亿至亿元之间。
如何选择“操盘手”?
这些机构为何受到挪威央行的青睐?
广发基金此前发布的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研究报告显示,作为典型的长期主义者,挪威央行注重专业化和稳定性,要求管理人通过深度的前瞻性投研构建集中持股的组合,长期投资于最优秀的上市公司,获取穿越市场周期的超额业绩。
常春藤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