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杂志
增配中国股票、债券,优化直接投资结构。在全球经济新常态下,外资正以不同以往的思考逻辑和方式流入中国
文|《财经》记者康恺李皙寅编辑|张威袁满
欧洲投资者与中国上市公司的会面间隔时间被不断缩短:从一月一次,变成一周一两次。
会面频率提升的背后是,中国上市公司与欧洲投资者沟通的意愿明显增加。罗斯柴尔德资产管理公司新兴市场投资经理包夏东对《财经》表示,这不仅因为他们更注重市值管理,也在于市场对中国股市的热情又回来了。
包夏东的直观感受是,1月开始,无论是在伦敦还是在巴黎,对中国的讨论明显增多。“当前中国股票性价比较高,对股东回报也有提升。进场的时机或许到了。”
同样的声音存在于大西洋彼岸。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于4月初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