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北的投资笔记巴菲特的估值逻辑合伙制

来源:爱股票

原标题:林北的投资笔记:巴菲特的估值逻辑--合伙制年代篇

这是《巴菲特的估值逻辑:20个投资案例深入复盘》读书笔记的第一部分,全部笔记将分3个部分。

巴菲特的风格有过两次大的转变。第一次是在预见价值投资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之后,他的方法就是买便宜货。但是随着美国股市发展,股价高涨,巴菲特承认自己没能力跟着趋势追涨杀跌,也不擅长追热点,于是,他提出要退休,解散了他最初创立的合伙基金。

但是,立下flag的巴菲特过了不久就打脸,跑去经营他刚控股的上市公司伯克希尔,在那里他遇见了查理·芒格,这是他的第二次转变:从芒格那里,他学会了成为一个“好股票收藏家”,愿意为伟大的公司支付合理的价格,而不仅仅是像个并夕夕玩家一样。

合伙制时代就是巴菲特刚开始创业,搞“巴菲特合伙基金”的时候,时间是-年,那时候他信奉格雷厄姆的捡便宜货策略,还不认识查理·芒格。

桑伯恩地图公司

这是一家做地图的公司,主要为当地的火灾保险公司服务。因为火灾保险公司必须详细尽调当地的火灾发生风险,所以他们需要详尽的信息,详细到下水道盖子多大,电线杆多粗,房屋之间间隔多少,有几扇窗户。

无论哪个时期,巴菲特的估值逻辑都是先定性,再定量。先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存在竞争优势,而这是很多投资者会忽略的。

桑伯恩的护城河在哪里?这么细致的研究,需要极大的初始投入,如果第二家进来,同样花大成本去测量每个下水道的盖子,它就赚不到钱,因为市场不够了。这就是典型的护城河。

但是,因为新技术的冲击,地图这种东西越来越弱势。但巴菲特从两个地方看到这家公司的价值:

从基本面看,它是在衰弱,但并非不好,它的业务和现金流都还行。

从财务上看,它之前赚的钱太多,买了一批股票,结果这批股票的市值比它自己的市值还大。所以买入桑伯恩,相当于白白得到这批股票,还白拿一家公司。

邓普斯特农具公司

西部刚开发的时候,提供农具、水泵之类给当地人,但在巴菲特那个年代,这个行业并不怎么吸引人了。从桑伯恩地图和邓普斯特农具上可以看出巴菲特的偏好,跟他laoshi一样,喜欢一些别人不怎么看得上的行业。如果放在今天,巴菲特不会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yefu.net/wyss/1031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