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4253-1.html全球资金回流中国迹象明显。近期,摩根士丹利等多家外资机构发布报告指出,全球资金正呈现重返中国股市的趋势。汇丰控股数据也显示,超过90%的新兴市场基金开始增持中国股市。此外,聪明钱北向资金也出现同样的势头。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23亿元,远超去年全年净流入A股的亿元。资金回流为哪般?分析认为,背后正是源于中国持续出台政策和举措促经济稳外资,中国经济不断释放回暖信号,进一步提振了国际投资者的信心,才促成外资持续加码“投资中国”。看多外资机构传达乐观情绪近日,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RayDalio)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当前的关键问题不是是否应该在中国投资,而是应该投资多少。达利欧表示,中国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和风险是可控的,政策方向是正确的。市场上关于在中国投资有风险的担忧,都比不上投资中国的理由。事实上,多家外资机构不约而同地提到,全球资金正呈现重返中国股市之势。摩根士丹利近期发布的报告表示,全球资金正在重返中国股市。摩根士丹利分析称,随着部分基金对中国市场的看跌情绪有所缓和,全球长期投资者撤出中国股票市场(A股和港股)的行动已经按下暂停键。这些转变可能预示着,中国市场将重新夺得其此前在各大资管机构全球投资组合中失去的份额。不少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正企稳回升,加之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点,中国资产投资机遇凸显,应积极看待A股市场。汇丰控股数据显示,超过90%的新兴市场基金开始增持中国股市,同时减少对印度的投资。今年2月至3月期间,全球投资者连续两个月通过港股通净买入中国内地股票,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是在去年6月和7月。另一方面,由于估值越来越高,印度市场显得太贵,不少机构把目光重新望向中国市场。有数据显示,MSCI中国指数自2月以来的涨幅是印度股指的两倍多,印度股市涨势已经降温,这也让“卖出印度,买入中国”成为一种策略。“随着经济持续修复改善、海外流动性紧缩逐渐缓和、流动性宽松预期上升等多方面积极因素不断累积,我们判断当前中国权益市场机遇大于挑战,或许是布局的较好时机。”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表示。此外,在3月份的研报中,高盛提到中国已持续加强上市公司股东派息和回购、投资者保护以及与市场参与者的沟通。高盛研究部维持对中国A股的高配评级、对H股的中性评级。高盛研究部预测,年MSCI中国指数(明晟中国指数)和沪深指数的预期收益为10%,企业盈利增速预计为8%到10%。加码真金白银布局中国市场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正在用实际行动加快布局中国市场。部分海外资管公司积极推出中国主题ETF。今年2月,美国金瑞基金于纽约证券交易所新上线两只中国主题ETF,分别为KPRO和KPUF。这两只ETF聚焦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增长机会,这也意味着全球资产管理机构积极布局中国市场。包括外资券商在内的外资机构也在积极入场。作为国内首家获准新设的外资独资券商,渣打证券3月22日宣布正式展业,花旗证券、瑞穗证券、法巴证券也在“排队”等候入场。再如,今年以来,汉领资本、博枫、KKR等多家国际资管巨头先后“落地”中国。据中国证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