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满足经营活动正常的流转而留存的资金,即为企业的营运资金,这是公司财务管理重要内容之一。
营运资金管理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发展的是否稳定和长远。如何制定一个正确的营运资金融资策略一直都是企业财务决策的重要内容。
营运资金融资政策就是决定临时性流动资产和永久性流动资产的资金从何处取得的问题,主要涉及的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配比关系。
我国上市公司在营运资金融资政策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分析了经营风险、行业特征、宏观经济因素等对营运资金融资的影响,为之后给予了理论分析基础,但还有一些未明确的问题,其中管理层行为是一个重要方面。
货币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是我国企业对管理层激励的最常见和主要的激励方式。不同的激励方式对管理层的行为以及战略决策的选择有着不同的影响。
对管理层进行激励已渐渐变为我国企业调和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利害关系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弄清楚不同的激励方式会使得管理层更容易倾向哪种营运资金融资策略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正确的激励方式,减少代理成本。
宏观经济形势是企业运营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它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营运资金的运动,还会通过经营风险变动等途径影响营运资金融资策略的选择。
管理层在进行营运资金融资决策时,必然会结合所处的宏观经济形势考虑未来企业发展和个人效用变动,选择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融资安排。
因此,将宏观经济形势等宏观因素与管理层特征结合起来,可以更立体地探索企业营运资金融资策略的抉择机理。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形成,中低速的经济发展势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
营运资金的概念
营运资金就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中需要的流动资产,是资金管理的关键部分,也是财务管理的关键部分,主要包括如现金、存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流动性较强且处于资产负债表的上半部分的资金。
时至今日,营运资金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
在广义的理解方式下,营运资金是指公司所有的的流动资产,主要对公司的流动资产进行管理,侧重于对公司资产的流动性进行分析。
在狭义的理解方式下,公司的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的部分,即净营运资金。
当公司的流动资产总额大于流动负债总额时,则净营运资金大于0,说明公司生产经营需要的流动资产的来源包括全部的流动负债,还需要一部分非流动负债的支持,那么公司的资金政策相对来说较为保守,风险较小,相对应的收益较小。
当公司的流动资产规模小于流动负债规模时,则公司的净营运资金小于0,公司经营用的流动资产全部由流动负债来提供,而且公司的部分非流动资产也由流动负债来提供,那么公司的资金政策相对来说较为激进,风险较大,相对应的收益较大。
营运资金的管理
国内外对营运资金管理是在发展中变化的,不同时期的观点也有很大的差异。早期的营运资金管理是在要素理论的基础上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