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合并怎么写会计分录

一家企业购入或取得了另一家企业有投票表决权的股份,并已达到可以控制被合并企业财务和经营政策的持股比例即为控股合并,对于控股合并,可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两种情况,相关会计分录是什么?

控股合并的会计分录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1.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

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

盈余公积(“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差额)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银行存款等(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

2.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

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应收股利(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股本等(发行权益性证券的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在按照合并日应享有的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份额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时,其前提是合并前合并方与被合并方采用的会计政策应当一致。企业合并前合并方与被合并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不同的,应首先按照合并方的会计政策对被合并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计算确定形成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1.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

(1)以现金作为合并对价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购买日的合并成本)

应收股利(享有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

(2)以存货作为合并对价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购买日的合并成本)

应收股利(享有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3)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作为合并对价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购买日的合并成本)

应收股利(享有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清理)等

营业外收入(或借:营业外支出)(差额)

2.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每一单项交易成本之和

(1)达到企业合并前对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为原账面余额加上购买日为取得进一步的股份新支付的对价的公允价值之和;

(2)达到企业合并前对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购买日应对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进行调整,将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调整为最初成本,在此基础上加上购买日为取得进一步的股份新支付的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无论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应收股利)处理。

控股合并是什么意思?

控股合并,是指一家企业购入或取得了另一家企业有投票表决权的股份,并已达到可以控制被合并企业财务和经营政策的持股比例。通过合并,原有各家公司依然保留法人资格。

例如,A公司购入B公司有投票表决权股份的60%,控制了B公司的生产经营权,以及财务与经营决策权,则A公司成为控股公司即母公司,B公司成为A公司的附属公司即子公司,但B公司仍保留法人资格。这种情况下,A公司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成本法,二是权益法。

(1)成本法核算的范围

①企业能够对被投资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权益法核算的范围

①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占股权的20%-50%)的长期股权投资。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yefu.net/wyyq/1051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