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与其他后评价不同。股权投资项目的后评价工作,不能完全照搬现有的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一)从评价目的看,国有企业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更注重目标评价及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突出溢出效益评价。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同,股权投资项目的目标更看重该项目投资效益的潜在性和长远性。一般股权投资项目在投资决策时,其投资策略需要根据发展战略制定。故股权投资项目的后评价工作更加重视项目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股权投资项目对企业的长远影响和溢出效应的评价,不是简单就项目论项目。(二)从评价内容和重点来看,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非常重视项目的合规性、目标项目的选择、协同效应等方面的评价。股权投资项目的实施对于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产业链优化和取得协同效益,或者避免损失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对股权投资的方向及投资必要性的判断。因此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会非常重视项目的合规性、目标项目的选择合理性以及协同效应的评价等内容。(三)从评价方法来看,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并尽可能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由于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的重点更加注重项目的合规性、协同效应,重视项目的实施对于企业发展战略和长远发展的影响,故评价内容应全面,包括过程、效果、影响、可持续性等方面的评价。评价中大部分评价指标都只能给出定性描述,进行定性评价。所以,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方法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尽可能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四)投资评价效果。从投资效果评价来看,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主要是投资机会选择论证的评价,规避各类风险效果的评价,被投资企业的整合效果评价,技术风险评价和财务经济效益效果评价。往期回顾:「混改3.0」国有企业混改面临的主要问题「混改3.0」混合所有制与股份制和产权多元化的区别「混改3.0」国企混改的新趋势「国企薪酬改革」国企薪酬改革发展历程「国企薪酬改革」对国企员工激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