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私行投顾话配置资产配置新逻辑

市场震荡,如何选择专业管理机构?热点轮动,如何科学进行资产配置?守护幸福,如何合理安排财富传承?11月23日起,中银直播间“投资面对面”将推出6期“投顾话配置”特别节目,每周二、周三晚8点播出。中国银行投资策略研究中心将邀请来自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中银证券、中银理财、各分行的资产配置专家与投资顾问,共话市场热点与投资逻辑!本期节目,中国银行辽宁分行投资顾问侯兴森与中国银行总行投资策略研究中心经理苏康苗,就“资产配置新逻辑”这一话题进行了以下分享与探讨。01如何为客户构建资产配置服务方案?侯兴森:今天我们跟大家来聊聊有关资产配置方面的问题,首先想问苏老师,我们如何为客户构建资产配置服务方案呢?苏康苗:中国银行在为客户构建资产配置服务方案的时候,主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将投资者的效用最大化。什么是效用?效用就是投资组合的投资结果给客户带来的满足感或者满意感。并不是给所有客户构建同一个所谓最优的投资组合,销售给所有客户,而是根据每个客户的实际情况配置不同的组合,来给每位客户带来最大的满足。举个例子,比如一位客户的风险偏好非常高,那么对这位客户来说,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组合,可能就是最适合他的组合。再比如,如果某位客户追求稳稳的幸福,我们就会给他配置一个稳健的投资组合,这个投资组合就可以给他带来最大的效用。所以,我们的目标是为客户带来最大效用的投资组合。影响客户效应最大的两个因素就是风险和收益。中国银行在为客户做资产配置时,是遵循一套专业化、科学化、流程化的资产配置管理流程,总共包括四个服务过程,第一是了解需求,第二是规划方案,第三是分步实施,第四是重检优化。在前两个步骤,我们会一对一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情况、将来对现金流的需求、对风险的态度、收益目标等等。在对客户的了解的基础上,我们会为客户来进行资产大类的配置。那么在资产大类的配置当中,中国银行投资策略研究中心首先从定性的角度对宏观和市场本身去进行判断,在这之上结合定量模型,构建每一个风险水平下最大化收益的投资组合。再结合客户的效用情况,为每个客户构建最适合他的资产配置投资组合,并制作一套完整的资产配置服务方案。侯兴森:为什么我们需要给客户这样一套资产配置服务方案呢?苏康苗:资产配置服务方案其实是我们一切投资组合的起点,它是投资政策的文件。我们所有的投资组合都是围绕这个文件展开。客户资产配置服务方案可以带来三个好处,第一可以帮助客户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投资目标和风险预期。有客户可能想要高收益低风险的资产配置方案,中国银行作为一家专业尽责的机构会明确说明这一类资产是不存在的,并说明各类资产的所承担的风险以及其收益预期。第二,在资产配置的服务方案中,可以让客户明确投资目标和投资风险,从而避免沟通中产生的误会和误解。第三,在我们后续评估资产配置效果时,可以进行比较好的回顾。说到资产配置,侯老师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我国现在都有哪些的资产大类?侯兴森:客户可以投资的大类资产有很多,比如说房地产、股票、债券、现金、商品,商品当中有贵金属、黄金、白银、原油等。现阶段我国居民的资产配置当中,投资占比最高的应该是房地产。作为中国银行的客户,可以去选择很多大类资产投资产品。比如权益类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现金类资产、另类资产、外汇类产品等。苏康苗:中国银行也有一些私募另类策略,比如股票市场中性、CTA策略、宏观、套利策略,这类策略其实对客户的资产配置都可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知道海外的大学捐赠基金,比如耶鲁大学捐赠基金,他们的配置逻辑就是超配另类资产,通过牺牲一定的流动性,以及利用信息不对称和专业知识,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私募另类策略可以给投资组合分散风险,并能提供比债券更高的收益率,这一类资产对投资者来说也是有很好的价值。另外如果投资者的期限比较长,面临不仅仅是波动率风险,还面临收益不达预期的风险。如果投资者愿意长时间持有的话,可以为他多配置一些另类策略,从而增厚整个组合的收益。那不同类别的资产都有哪些优势,我们需要从哪些角度去观察它们?侯兴森:不同种类的资产优势都很鲜明。可以从两个维度去观察,首先是风险收益比,也就是这类资产在贡献收益时,可能会出多大的亏损。另外一个就是变现成本,包括时间成本、税务成本、人力成本等等。不同种类的资产,优势和劣势都各不相同。要根据宏观市场环境、自身特点,去分析它能给我们组合带来的收益和所需承担风险。说到这儿,想请问您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在资产配置的过程当中应该先确定好哪些点呢?02资产配置首先要确定什么?苏康苗:投资者最关心的其实是收益和风险,那么我们在做资产配置的时候,实际上首先也就是要确定客户的风险偏好和收益目标。从风险偏好来说,投资者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风险偏好型,即使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这类投资者也会去选择风险更大的投资,当然这类投资者比较少。第二类是风险中性的投资者,这类投资者不考虑资产的风险,或者波动性,只考虑资产的收益率。第三类是最常见的,也就是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这类投资者在一系列的投资组合中,会选择一定波动率情况下收益最高的组合。这是我们投资策略研究中心在为客户做资产配置时的假设,也是现代投资理论的假设。那么我们如何去确定客户的风险偏好?这里要涉及到两个方面,风险偏好的确定是由风险承受意愿和风险承受能力两个方面组成。关于风险承受能力,我们会去考虑客户的资产状况、负债状况、将来现金流需要、投资期限等等,综合考虑这几个因素之后,来评估投资者风险承受的能力。关于风险承受意愿,我们会根据投资者本身的金融专业经验、个人性格等等,来确定风险承受意愿。这两者之间通常来是一致的,一些风险承受能力比较高的投资者,一般也有比较高的承受意愿。当这两个方面有所矛盾时,比如客户有比较高的风险意愿,但没有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那么我们会去给客户说明应该以他的风险承受能力为基准,来确定他的投资组合风险。反过来,当投资者有比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但比较低的风险承受意愿时,我们首先可能会给投资者去做金融方面的投资者教育。当然最终还是要以投资者个人意愿为主,也就是以比较低的风险偏好为主。我们通过从风险承受意愿和风险承受能力,来确定客户的风险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某一年的最大回撤不超过5%,或者是相对的比较,比如回撤不能超过沪深的回撤。或者用更复杂的表达方法,比如客户投资组合回撤超过沪深回撤的概率不超过5%。总之,可以用各种各样的风险目标和描述形式,来给客户确定精细的风险承受范围。在评估了客户的风险偏好和风险目标之后,最终来确定客户的收益目标。这个收益目标可以是一个绝对的目标,比如说年化收益率达到7%,也可以一个相对的目标,比如超过物价通货膨胀率两个百分点,例如CPI加2%,也可以像刚才风险一样,再加一个概率进去。侯兴森:在确定风险偏好这一点上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确定客户的预期收益。当然还有一个,就是流动性。因为一些产品的流动性是被锁住的,或者可能处于封闭期,这时候客户如果有比较强的流动性需求,比如说企业要用资金,或者教育支出、生活支出等等,就一定要提前给客户做好合理的规划。那我们客户的资产配置方案具体是如何实施的?苏康苗::首先我们会把客户资产的配置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战略资产配置,第二种是战术资产配置。战略资产配置首先会根据我们投资策略研究中心,对宏观市场、资本市场预期的判断,对各类资产的预期收益、预期风险,还有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做预测。通过这些预测,我们来构建最适合客户的投资组合。这里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yefu.net/wyyq/1094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