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林克
在《资管新规》影响非标融资业务后,作为标准化债权工具之一的私募公司债(下称“私募债”)正成为一些市场主体用来维续流动性的“救命稻草”。
据格力电器(.SZ)年半年报,这家白电龙头仅有的13.61亿元的重要债券投资“重仓”持有一家名为北京长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长安投资”)所发行的私募债(下称“长安债”),具体包括19长安01、18长安04和18长安03。格力电器所持长安债市值达10.01亿元,占其重要债券投资的7成以上。
实际上,早在年10月,长安投资就悄然发布一则财务更正公告,将其半年报中货币资金、其他应收款等多个科目进行了总规模近7亿元的调整。
调整后,长安投资非经营性往来占款和资金拆借,由此前的5.20亿元增至11.93亿元。
其中,一笔占款方为“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银隆”)”、规模达5亿元的“资金拆借”赫然在列。该笔占款仍出现在长安投资刚披露的年半年报。
作为通过合伙基金间接持股银隆的小股东,长安投资缘何要拆借5亿元巨资予以驰援,这笔占款究竟如何形成,而谁又躲在长安投资背后,成为银隆真正的“输血者”?
时代周报记者多方获悉,长安投资的资金链并不宽松,其私募债在市场中也“并不好发”,格力电器何以大手笔的持有长安投资的私募债?
一场围绕长安投资、格力电器、银隆的“资金接力”迷局,或正徐徐揭开面纱。
格力为何“重仓”长安债?
格力电器持有长安债,由来已久。
据格力电器年年报,当年底格力电器持有19长安01的账面价值达5.23亿元。而至年6月底,格力电器持有长安债规模已增至10.01亿元。年上半年,格力电器合计买入的长安债合计账面价值为5.31亿元。
此时,格力电器对外重要债券投资总规模为13.61亿元,长安债的投资占比达73.55%。
时代周报还注意到,格力电器所持其余债券由国债和AA+的国企信用债构成,所投民企债发行人只有长安投资一家。
这远非格力电器“染指”长安债的真正起始点。
时代周报记者从接近债券管理人、开户券商等多个相关方处获悉,早在年,格力电器就已经通过旗下珠海格力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在同业市场中为标的规模为10亿元左右的长安债提供买入返售等流动性支持。
“格力电器年就参与了长安债回购融资,年又进一步追加规模。”一位接近长安投资的人士称。
“格力电器恐怕很难解释为什么去投一家AA级的民企债,所以在会计期末的时点到来前选择了退出,过了这个时点后再进来,来回倒手。这相当于把这笔债券投资养在‘表外’。”在上述接近长安投资的人士看来,格力电器如此操作的目的或是为了防止其持有长安债一事引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