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鸭先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稳增长政策效应显现,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复苏预期不断增强。年开年至今的几个交易日,汇市、股市表现强劲,海外“真金白银”正在加速流向中国资产。
近3个月人民币汇率升值7.3%折射经济向好“强预期”
02:04从去年末到今年开年至今,人民币汇率走出了一波反弹回升行情。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最新数据显示,去年11月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震荡升值,1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收报6.,较去年11月初升值7.37%,也是自去年8月中旬以来首次升破6.80关口。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三大人民币指数较去年11月初分别升值0.35%、0.26%和1.08%,显示出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呈现强势。
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总体来说,是由中国国内经济基本面和国际形势、供需情况等内外部因素共同驱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看来,“这一波人民币汇率的反弹,很大程度上是人民币在岸市场驱动的。反映了国内的一些情绪面、基本面的利好开始逐步显现”。他特别指出,我们今年大概会形成世界经济总体往下,中国经济是独立向上的运行轨迹。这个情况也有助于增强对于中国经济,还有中国资产的信心,对人民币是利好。
对于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带来的支撑作用,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告诉记者,我国经济基本面仍然是较为稳固,具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产业链供应链非常稳定,我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非常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疫情防控政策,这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和改善经济增长前景。体现在汇率上,就是人民币升值。
回顾去年全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从年初延续年强劲走势,到年中有所贬值,再到年末企稳回升,整体展示出强劲韧性。在制度层面,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愈发市场化,有弹性的双向浮动逐渐成为新常态。管涛指出,去年面对人民币汇率剧烈震荡的行情,央行恪守了汇率政策中性,基本退出了外汇市场常态干预,是通过汇率有涨有跌的双向波动来发挥吸收内外部冲击的减震器作用。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是价格与市场作用的结果,这也提振了市场的信心。
央行最新表态专门提到,去年底以来,人民币汇率大幅反弹,境外资本流入持续增长,充分反映了国际金融市场坚定看好我国经济发展,对物价等经济基本面充满信心。中长期看,人民币汇率会保持双向波动,但总体上将持续走强。这充分说明,在面对外部冲击的时候,人民币突显韧性,我国外汇市场运行稳健,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今年北向资金净流入已近亿元全球投资者青睐中国
01:46不仅是汇率市场,在经济复苏预期的支撑下,全球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表现出极大热情。境外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投资中国A股市场的资金,被称为“北向资金”,这其中的大部分由国外投资机构组成。“北向资金”也被一些投资者称为嗅觉敏锐的“聪明钱”。
数据显示,今年首周,虽然只有四个交易日,但北向资金回流速度显著加快,全周净买入A股.19亿元,日均流入速度显著高于年下半年。截至1月9日,年以来,北向资金已经持续净买入近亿元。
拉长时间维度看,北向资金从去年末就在持续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国际金融协会统计显示,去年11月流入中国资本市场的资金达85亿美元,创去年单月新高。港交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9月底,北向资金交易占A股每日平均交易金额,由年的1.6%,升至年的5.6%。
不仅在中国A股市场,放眼海外市场,“中国概念”同样受到热捧。自年12月以来,贝莱德旗下海外最大的中国ETF、跟踪MSCI中国指数的MCHI基金流入资金超过4亿美元。1月5日,该基金单日资金流入约1.34亿美元,创年11月17日以来新高。
中银国际证券执行董事白韧认为,去年美联储持续加息,今年预计将进入加息周期尾声,这为资金流入新兴市场创造了积极条件。经济恢复速度加快,再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也令投资者对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趋向乐观。
年,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渠道拓宽的步伐也继续稳步推进。去年,瑞士、德国成为继英国之后,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的新选择。新加坡、菲律宾也在去年底今年初相继与深交所建立互联互通机制,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为跨境投资提供更多元化选择。随着A股国际化程度不断推进,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