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已施行三个月,如何重新分布资

年新年伊始,《资管新规》正式施行,包括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打破刚性兑付”。通俗意思便是上述任何收益类的投资都不再保本。但并不是说所有收益类投资不再保本,投资理财需要与时俱进,在充分了解新规后,总会找到一条适合你的理财之路。

《资管新规》是什么?

资管新规是指的是由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管局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按照产品类型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已于年1月1日正式实施。

《资管新规》带来哪些改变?

1、银行理财:打破刚性兑付,禁止设立资金池。资管新规对普通投资者最大的影响是以后找不到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了;

2、债券市场:银行理财总量减少,相当于减弱了一股重要的配置力量,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利空,制约债券市场反弹幅度;

、公募私募基金:公募基金不得进行份额分级,多层嵌套和通道被消除。目前公募基金存量产品主要是分级基金,在严监管下,分级产品在过渡期后面临转型或强制清盘。对私募来说,私募投资门槛再提升,各类私募基金业务模式中,“银行理财+私募FOF/银行理财+私募基金”“非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产品+私募基金”不再可行。

《资管新规》下的保本理财产品还有什么?

一、50万元以下银行存款:

根据《存款保险条例》,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资金数额在最高偿付限额以内的,实行全额偿付;超出最高偿付限额的部分,依法从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万一发生银行倒闭的情况,只有50万以下的存款才能保证不亏。

二、保险产品:

除银行50万元以下存款外,同时满足安全性、收益性、稳定性三个条件就只剩下保险产品了。央视财经揭榜的《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中,保险再一次成为年老百姓投资首选,这已经是保险第5次荣登榜首,足以证明保险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保险的功能早就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只管生老病死的作用,它已经成为财富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种金融工具了。保险不会让你一下子赚很多钱,但能管住现在的钱,挣到将来的钱,保证一辈子都有钱。

《资管新规》下如何合理分布你的资产?

为了达到家庭资产稳健增长的目的,防止各种意外事件对家庭资产造成巨大损失,破坏家庭生活品质,从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可以看出,按家庭资产的用途和投资方式,将家庭资产按一定比例分配在四种不同的方向上,以满足一个正常家庭对不同类型资产的需要。

1、家庭日常支出。一般包括: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开支,建议保留的资产数额只要等于-6个月的日常支出总额就可以了,保留金额可以略低,建议占家庭可支配资产的10%左右;

2、防止意外发生。自身的情况和生活的环境都存在着不确定性,许多事物的发生也不会按我们的主观意志进行。为了减小、转嫁这种不确定性给家庭资产和正常生活造成损失的风险(如自然灾害、疾病、意外等),防止突发性的大额支出给我们正常的家庭生活造成巨大压力,家庭资产中投资于保险资产的比重,应不低于家庭可支配资产的20%(此类保险资产多指医疗险、重疾险);

、取得高额收益。在家庭资产中配置一定的比例用于风险投资,搏取超额收益,一般包括股票、期货、基金、房地产、公司股权等。但是,“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对于此类投资,需以“无论盈亏对家庭都不能有致命性的打击”为前提,根据各自家庭资产情况量力而行,建议不高于家庭可支配资产的0%;

4、长期生活保障。所谓生活保障,亦人们俗称的“家底”、“棺材本”,既然是“底”、“本”,就要求这部分资金以“安全”为首要目标,即使投资也应该放在保本增值、抵御通胀的项目上,收益不要求很高,但却能带来长期、持续的稳定收益。《资管新规》施行后,此类投资也仅限于上文提到的“五十万元以下银行存款”及“保险”了。建议配置高于家庭可支配资产的40%。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yefu.net/wyyq/110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