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世界里,不少人都容易跟着感觉走,一听到风吹草动,就急匆匆地全仓买进,以为市场只涨不跌。
结果常常是,一买就跌,一卖就涨,这种追涨杀跌的习惯,真是投资的大忌。
你投资2万元试水,结果赚了4千元,后悔自己投少了,感觉赚钱太容易了,马上追加了10万元,
但是紧接着熊市来了,追加的10万元亏损4万元。
很多新手就这样在高点被套,要么选择割肉离场,要么躺下“装死”。
经历漫漫熊市几年,等待下一次牛市来临解套。
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
就连股神巴菲特,也不敢说自己能准确预测市场。
那怎么才能在市场上稳稳赚钱呢?历史上那些投资大师们又是怎么做的?
这就得说到多元化资产配置了,这才是实现低买高卖的关键。
单一押注的会让你输得很惨
在投资上,大家容易走两个极端:
一是太保守。有些人把钱都存在银行或者货币基金里,觉得这样安全,随时还能取出来用。
但是,如果算上通货膨胀,可能赚的钱还不够贬值的,实际收益少得可怜,甚至可能亏本。
二是太激进。另一些人则把钱全投股市,不留点流动资金,也不买点债券啥的。这种投资方式风险太高,跟赌博差不多,没有长远考虑。
为啥大家喜欢一头扎进一种投资里呢?
可能是因为觉得自己对这一块儿特别懂,或者看现在这种投资回报高,就一窝蜂全投进去了。
有的把钱全买房,有的全买股票,有的全买大宗商品。
这些人有时候会赚一笔,你知道为啥吗?
因为赶上了好时候,不同的市场环境让不同的投资火一把。
比如,房地产市场火爆,你正好买了房,那可赚大了,你真是走运。
股市行情好,你手里有股票,别人看你就像看股神一样。
债券表现好,你手里有债券,别人觉得你是投资高手。
但说不定,你只是碰巧在对的时间做了对的事。
可别忘了,现在涨的,将来可能就会跌。
几乎可以肯定,无论你投资啥,总有一天会大跌,可能亏掉一半甚至更多。
不管你计划得多周全,任何一种资产都可能让你栽跟头。
但是分散投资能让你赢
在年金融危机那会儿,股市、债市、房市都跌得一塌糊涂。
但如果你的投资组合分散得足够好,你最多也就亏个3.93%。
从年到年,如果你的资产配置得科学,你只有4年亏了点小钱,平均下来每年亏1.9%,最糟糕的年份也没超过3.93%的亏损。
记住,这些年里,大多数人的钱包都在通胀和通缩的大浪里上上下下,而你的资产却稳如老狗。
为啥分散投资这么有效呢?
首先,不同资产之间能风险对冲。
咱们常见的资产类型有债券、股票、商品和现金。这些资产在不同的时候表现不一样。
比如,股票在通胀初期或者温和通胀的时候表现好,大宗商品在高通胀的时候涨得欢,债券在通缩或者反通胀的时候能稳赚。
所以,股票就像是你的进攻队员,参与经济增长,赚长期收益;
债券是你的防守队员,市场不好的时候给你稳稳的幸福;
商品、黄金就像是你的守门员,市场动荡时帮你稳住阵脚;
现金资产就是你的后备力量,市场下跌时,你有现金就能抄底。
因为这些大类资产总是轮番上涨。
一类资产大涨之后,总会有其他资产变得便宜,然后就会迎来价值回归。
其次,精选个股对于绝大多数散户来说,其实无异于赌博
你得应对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还得防着公司的非系统性风险,比如业绩波动、财务造假。
没有强大的企业调研能力,买了自己看不懂的股票,就跟扔骰子赌大小没啥区别。
最后,股市并不是线性上涨的。
长期投资听着很美,但股市可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你手里的股票可能一拿就是20年,但不代表第21年就肯定能赚大钱。市场有时候能低迷个10年,几乎一动不动。
美国股市以前就有过17年的低迷期,年的道琼斯指数跟年比起来,才涨了那么一点点。咱们的A股,最近十几年其实也没涨多少。
这种时候,除了耐心等待,咱们啥也干不了。
再牛的人也左右不了股市的大势。
所以,咱们得多想一步,确保在最困难的时候,还能有别的收益来源。
如何做到真正的资产配置?
现实中,有些投资者以为买了10只股票或基金就算是分散风险了,但这其实是一种误区。
他们可能没真正理解分散投资的精髓,只是"分而不散"——看似资产多了,实际上还是在同一种风险上打转。
比如,你买了10只大盘蓝筹风格的主动型股票基金,这就好比把10个鸡蛋放在看似不同的篮子里。
但这些篮子其实都放在同一辆车上,车一翻,鸡蛋还是得碎。
真正的分散投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现代投资组合之父马科维兹提出的多元化投资理论。
这才是投资中的"免费午餐"。
长期来看,合理的资产配置能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但多元化,不是单纯地增加投资数量。
资产配置其实跟足球教练排兵布阵有点像。
你得像安排球队一样,把自己的资产分配得既稳健又有攻击性。
首先,守门员和替补席上,得放些流动性强的投资品种。
你得保证手里总有点资产能随时变现,随时补位,随时应急。
万一主力出状况了,你得立刻找个能顶上的,这样才不会影响你的正常生活。
后防线上,得配置些存款、债券、债券基金、银行理财产品或储蓄型保险。
这些投资收益一般,但风险低,能组成家庭资产的可靠后防。
中场,就得有攻有守,攻守兼备。
比如房地产、信托、艺术品,这些流动性差点,但收益潜力比债券高。
还有股票或股票型基金,风险大,但流动性和波动性强,随时能买卖,市场好转就攻,市场不好就撤。
前锋线上,可以拿一小部分资金,配置些高风险高收益的品种,像炒期货、炒外汇、炒黄金、股权投资等。
这些投资可能平时不起眼,但冷不丁就能给你带来大惊喜。
合理的资产配置,一般是个金字塔形。塔基最宽,是低风险低收益的产品,就像后防线。金字塔越往上,风险越高,配置的数量也越少。
一个常见的分配策略可能是:将10%的资金投入货币基金以保持流动性;40%的资金投入债券基金以确保稳定收益;以及50%的资金投入股票基金以追求资本增值。
资产配置的妙处,就在于给人犯错的空间
世上没有不出错的聪明人,所以他们都会精心设计一套资产配置策略,确保自己长期能赚钱,就算短期内出了点岔子也不怕。
咱们每个人都该做个佛系投资者,把自己的资产配置好,不用整天猜来猜去,跟着市场的节奏走,享受长期增值带来的好处。
挑股票、选时机,很多时候都是白费力气。
未来怎样,谁也说不准,但资产配置是投资里唯一确定的东西。
总之,资产配置就像是种树,你把树种好了,浇水施肥。
剩下的就是等它慢慢长大,享受果实。
而不是整天想着怎么把树拔起来,看看它有没有在长。
把握好大方向,至于细节上的小波动,随它去吧。
以上,谢谢你看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