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家庭理财上手干货不做倒退式家庭资

中国90%的家庭都在做倒退式家庭资产配置。

为什么这么说?原因有三个:

1、10年前的疯狂买房

2、过度高风险投资

3、中国保险信任度太低

坦白说,我们特别缺乏财商教育,从小到大没有人教过,我们即使有钱也不知道怎么让钱生钱。

今天这篇文很长,教你们树立正确的资产配置观念和配置比例,具体分析银行定期存款,国债,保险,基金,国债逆回购等理财资产的差异。

内容包括:

一、各类资产的风险是是什么样的?

二、各类型的资产配置比例应该是多少?

三、四个账户分别怎么去买?买什么?

1、要花的钱

2、保命的钱

3、保本的钱

4、生钱的钱

先看一张图:

我们的一生都在这条线上,我们一生的支出、收入、盈余都在这条线上。

这样看下来,我们真正赚钱的时间就只有38年左右,我们要在这期间赚够一生所需要的钱,包括奋斗期需要的买房买车、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赡养父母,包括自己60岁以后的养老期和下一代的教育期。

所以,在这38年当中,就一定需要规划,需要做合理的资产配置,让家庭资产在长时间的作用下稳稳增值。

到底怎么配置,才算是合理正确的呢?

一、各类资产的风险是是什么样的?

这是一个投资风险金字塔图,金字塔底端风险最低,越往上风险越高。

如果你是风险厌恶者,那就抱着最底下的银行定存、国债、增额寿险、年金险这类安全资产就行了。

如果稍微能够接受一些风险,可以买银行理财产品,也可以涉足基金和债券。

风险再往上有股票,信托,P2P,期货,外汇等等。

知道风险之后,了解投资类型,我们把各种资产做一个分类。

所有的投资基本可以分为上面这五种类型,前四种是比较适合我们普通人的投资类型,每一种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配置。

如果你比较在意财富的安全性,那么安全性的投资的比例就可以适当多一点,风险性资产可以少投点。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那么投资性可以适当多一点,但是安全性的资产也不能没有,这是为你兜底的资产。

二、各类型的资产配置比例应该是多少?

这是著名的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图,把家庭资产分为要花的钱,保命的钱,保本的钱和生钱的钱,各自按照相应的比例做分配。

其中保本的钱占比最大,占40%,要花的钱占比最小,仅占10%。

这种分配方法对大部分家庭来说,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这样梳理下来,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感觉清晰一点。

三、四个账户分别怎么去买?买什么?

这篇文章包括银行定期存款,国债,保险,基金,国债逆回购等等的具体差异,最好先收藏一下,别刷过去又找不到了。

标准普尔图里面四个账户的设置,其实就是资产配置的方式。

作为普通人,如果掌握了这项技能,我相信远比你们偶尔小赚一笔钱要重要的多。

1、要花的钱——要花的钱,就是精打细算过日子

不买不需要的东西,减少不必要的消费,这放在哪个富豪那儿,都是变富的第一步。

然后,把短期要用的生活费,一般是3-6个月的生活费,我们可以放在余额宝,零钱通等货币基金里面。

虽然收益不高,只有1.5%-2%的年化,但是也比放在什么都没有的活期银行卡里强。

我平时的流动资金会放在微众银行里面的活期+,资金流动方便,也有2.8%左右的收益。

2、保命的钱——少花钱防大风险,包括意外、重疾、医疗的保障

想要避免贫穷,转移风险是必修课。这个必要性我不多说。

我想说一个家庭想要做好保障的基本方法论。

首先,保障要先保大人,先保家里能赚钱的人,这很好理解,大人一旦出事儿,家里特别需要这个钱。

其次,优先级最高的保障型保险是一份保障终身的重疾险,终身重疾险也是最贵的一类保障险种,各方面比较复杂,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心思去挑选一份更好的重疾险。

而其他像百万医疗险和意外险,市面上的产品和价格都相差不大,而且都是一年期的,选择成本并不是很高。

最后,因为家庭的风险,所有家庭成员是共担后果的。所以我们要站在整个家庭的角度去做配置,不能把所有预算放在一个人身上。

不然就很有可能导致整体配置不合理,忽漏了其中重大风险隐患。

3、保本的钱——保本的钱是普通人最重要的资产

这部分钱,是给自己的财务状况兜底的。

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必须是能够保本的,其次保本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收益率。

究竟哪些资产是安全的呢?我们一个个看下。

①银行定存——50万以内是无风险的

因为50万以内银行都会给我们买一份叫存款保险,万一银行出事儿了,这个50万以内的也是要赔给你的。

我们可以把少部分的钱放进去,但是银行定期存款不太灵活,而且是单利计息。

我之前分享过要用和来存钱,可以解决不灵活的问题,也能解决单利变复利的问题。这里我就不再说了,需要的朋友可以单独来问我。

现在还有一个趋势,银行定存的利息会越来越低,未来甚至可能跌破零利率。现在我们可以拿到2点几,3点几的利息,但是十年后,二十年后就很难保证。

②国债——几乎无风险

国债的利率也是一降再降,不过由于国家背书,安全性是没问题的。

国债也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你买5年期的国债,过了2年要用钱提前支取,也是可以的,会损失一部分利息。根据持有时间长短,以阶梯状利率计息,不满6个月不计付利息,满6个月不满24个月就扣除天利息,同时提前兑换国债需要支付本金1‰的手续费。

最重要的是,国债真的很难买到。

③商业储蓄险——没有风险,收益确定的

我比较推荐的商业储蓄险主要有两种:增额终身寿险和养老年金险。

?增额终身寿险——灵活的资产增值账户

市面上的大部分增额寿是按照约等于3.5%的年化复利终身增值的。每一年的现金价值是多少都是明确写到合同里的,很清楚。

像银行定存和国债都是单利计息,而增额寿和年金险的收益是复利计息,投入的时间越长,复利的威力越是能体现出来:

我们看账户的收益演示,越到后期折合年化单利越高,到保单年度第65年,折合单利甚至能达到11.6%。

拿我自己买的5万10年交的增额寿来说:

保单第10年:50万变成60万;

保单第20年:50万变成85万;

保单第25年:50万变成万。

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在孩子长大之后取出一笔钱给孩子上大学或者创业或者婚嫁,老了之后可以选择每年取出一些用于养老,剩余的现金价值就继续复利增值。

这样不仅孩子教育问题解决了,养老问题解决了,身故后还能给受益人留一笔钱。

从整个生命周期的规划来看,增额寿收益很高,灵活性也很好。

?养老年金险——与生命等长的理财计划

养老年金更多的是为了养老服务,相较于增额寿而言,它的功能性更大一些。

对我来说,我老了之后应该会更倾向于那种安全稳定的现金流,所以我给自己也补充了一份养老年金险,如果我们能长寿活过80岁,年金险的收益在后期甚至会比增额寿更高一点,达到复利4点多。

不过在80岁之前,年金和增额寿的收益是相差不大的。

我觉得如果明确这笔钱是用于养老的话,我建议是6:4,增额寿占60%,年金险占40%;

如果不确定这笔钱用于什么,只是先存着的话,那就全部买增额寿。

④银行理财产品——中低风险

银行理财产品也是现在大家买的比较多的产品,利率大概在2.29%~3.97%之间。

虽然现在银行理财变成风险产品了,有时候亏了点,但是长期来看,风险还是很可控的。

银行理财产品也可以买,比如有一些封闭期比较短的,3个月,6个月的,那我们就可以把短期资金放进去增值。

短期收益客观,但是长期会面临利率下行的风险。

⑤货币基金——中低风险

目前主流的货币基金像余额宝的收益已经跌破2%了,过去辉煌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最高的时候利率甚至达到7%,短短几年从7%到跌破2%,令人唏嘘。现在我流动的现金都不放在余额宝了。

但是不得不说,货币基金的流动性真的很好,转入转出都是实时到账的。

⑥国债逆回购——低风险

国债逆回购相当于短期贷款,是一种非常短期的投资思路,在一些特定的时期收益会比较高。

每当季末、半年末、年末,由于企业出于自身指标考核、做账等需求,这个时点就缺钱,如果部分机构从银行借不到钱,那么就会通过国债逆回购的过渡方式来借钱,宁愿多付点利息。

所以买国债逆回购一般都是短期操作,有点儿薅羊毛的意思。收益非常普通,没有什么投资价值。

如果你很空,喜欢薅羊毛,可以经常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yefu.net/wyyq/1110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