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印象中,会计的主要工作就是做账。
做账的确是会计的主要工作,但大家要知道的是,会计做账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记录日常发生的业务,更主要的是为了编制财务报表。
会计做账中,会计分录中要用到各种会计科目,五花八门,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多科目并不容易理解。
其实,会计使用的中会计科目,都是对应这会计报表的有关项目的。
日常工作中,我们为了准确地区分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会用对应的会计科目来代表收到货支付的资产。
比如收到一台电脑,那么我们会“借”记“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这个科目代表的就是哪些企业可以长期使用的,未来比较长一段时间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会计科目也根据核算的内容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权益类”“损益类”和“成本类”等。
会计在通过各种会计科目,做会计分录来记录发生的经济业务。
当然,财务报表并不会完全按会计科目来编制报表,比如报表上反映月底“库存现金”多少钱,“银行存款”多少钱等。
财务报表需要对企业的相关资产负债按照类型和经济实质进行分类和统计,比如“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统一计为“货币资金”报表项目。
而报表中“固定资产”则反映的是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净额(不考虑减值情况)。
类似的根据会计科目调整后计入报表的项目还很多,所以,我们知道财务报表是相对凝练的,具有一定的概括性。
会计科目总共有多个,一般的财务报表使用者根本就时间去逐个理解会计科目代表的的是什么意思,也没必要去理解。
所以,会计报表是相对简洁的对报表使用者有指导作用的数据呈现。
那么会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涉及的众多会计科目和报表具体是怎样的关系呢?会计每天编写的会计分录怎么影响到报表的变动呢?
小编简要和大家介绍以下,时间原因,今天先介绍一下资产负债表中报表项目和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
这是一张企业的会计报表,大家可以看下里面的报表项目,小编跟大家简单介绍以下报表项目和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
一、资产类
1.货币资金:包含的是“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应收账款:包含“应收账款”科目的借方余额、“预收账款”的借方余额。应收账款需要对辅助项目进行充分类,借方余额是应收的金额,贷方余额实际是预收的金额。
3.存货:包含“原材料”“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等”,还包含“生产成本”借方余额。“生产成本”的借方余额代表的是企业为加工完成的,还在加工状态的在产品或者半成品,这部分资源因为还形成最终产品,所以没结转到“库存商品”科目,报表中也反映在存货这个报表项目中。
4.其他流动资产:其他没有在报表项目中列示的流动资产。
5.投资性房地产:以成本模式计量的话,需要减“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以净额列示。
6.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借方余额-“累计折旧”贷方余额
7.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借方余额-“累计摊销”贷方余额
8.其他非流动资产:其他没有在报表项目中列示的非流动资产
未说明的报表项目和会计科目的反映的内容基本一致,比如“持有待售资产”等。
资产类报表项目有些还需要考虑减值损失,比如固定资产、应收账款等等,应该按减值后的金额列示。
二、负债类
1.应付账款:包含“应付账款”的贷方余额和“预付账款”的贷方余额。这里和应付账款类似,也要查看辅助,进行重分类。
三、权益类
权益类报表项目和会计科目的内容基本一致。
看到这些会计科目和报表项目对对应关系,小伙伴们的做账的时候,心里就要有一张报表。
比如我们做笔分录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
那我们想到的就是,报表中收到原材料元,付出了银行存款元。相应的报表就会增加“存货”项目,减少“货币资金”项目。
时间关系,今天小编就想分享到这里,想要网上整理的《会计分录大全》、《财务报表模板》和《会计科目大全》的小伙伴,请私信或给小编留言。
下期分享报表之间的联动关系等。